首页 >
体细胞重编程
体细胞重编程

        自2010年以来,体细胞重编程技术一直是CIB的研究重点内容,经过多年的研究,CIB熟练掌握了3种最常用的重编程方案:经典的逆转录病毒重编程、Episome质粒介导的重编程和仙台病毒介导的重编程,其中后面两种重编程为非整合方式,在临床应用方面具有很大潜力。目前我们已经得到了来自不同个体和不同组织类型的超过50株iPSC细胞株,其中包括超过20株的非整合iPSC细胞株,以及3株临床级别iPSC细胞株.

 

        通过优化整个重编程的流程,我们可以无创获得尿液细胞或血液细胞,并在短期内重编程得到高质量的iPSC,成功率超过90%。这些iPSCs可以定向分化成多种类型的细胞,如神经细胞、心肌细胞、肝脏细、β细胞、RPE细胞等,从而为基础研究、药物开发和个性化医疗提供新工具。

 

image.png

image.png

 

细胞重编程流程及重编程过程中细胞的形态变化

 



 

1569229272100758.png

非整合iPSC的鉴定

A:hiPSCs多能性标记物检测;B:Transgene外源基因沉默检测;C:体外分化实验(EB形成);D:OCT4和NANOG

启动子甲基化分析;E:核型分析;F:FACS检测hiPSCs表面标记物;G畸胎瘤形成实验;H:仙台病毒外源基因整合检测




 

产品及服务


Cat#

名称

Rep-001

非整合重编程-Sendai virus

Rep-002

非整合重编程-Episome

Rep-003

PBMC细胞分离KIT

Rep-004

尿液细胞分离KIT

Rep-005

G-band 核型分析

Rep-006

qPCR检测多能性基因

Rep-007

免疫荧光检测多能型标记物

Rep-008

外源基因整合检测

Rep-009

EB形成试验(免疫荧光法)

Rep-010

支原体检测